肝指数正常≠肝正常 定期检查防漏
肝脏健康,不容忽视的隐形风险
即使肝功能检查指数正常,也不意味着肝脏一定没有问题。许多人经过肝癌细胞筛查或诊断为肝硬化时,都会惊讶地发现,之前的健康体检并未显示任何异常。这是因为,仅仅通过检验肝功能指数(GOT、GPT)并不足以全面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可能会遗漏一些潜在的风险。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以李先生的经历为例,他长期面临工作量大、饮食不规律、应酬频繁、睡眠不足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肝脏的压力。尽管他每年定期检查肝指数均正常,且没有其他不适,但最近出现的双腿搔痒和瘀青症状引起了关注。经过超声检查,发现部分肝脏组织已经硬化,肝指数仅轻微上升。
肝病发展的隐形杀手是肝纤维化。这是肝脏内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结果,是人体对于肝实质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反复的肝炎会引发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肝纤维化。可怕的是,肝纤维化早期没有任何征兆,也无法通过一般的肝功能检查、胎儿蛋白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发现。
家庭医师郑钧云指出,及时发现肝纤维化至关重要,否则一旦其范围扩大或发展成肝癌,治疗将更为困难,并可能伴随其他严重的并发症。虽然患者经过半年的调养,体力逐渐恢复,但肝脏组织的恢复需要更长时间的追踪观察。
幸运的是,现在的医学进步使得检测肝纤维化不再局限于肝穿刺切片。通过血清指标检测,可以方便、非侵入性地检验肝纤维化,并精确量化肝纤维化的程度。这一方法有助于早期预防肝硬化和肝癌。
对于有慢性肝病,如B、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代谢异常、持续肝功能检查异常或脂肪肝的患者,郑医师建议他们接受肝纤维化及全面的肝指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追踪检查。
提醒那些40岁以上、有肝癌家族史、生活习惯不佳(如烟酒过多、体重过重、常熬夜或失眠)、常感觉疲倦的人群,也应视情况提前进行检查与预防。改善生活习惯,避免引发肝脏发炎的危险因素,避免食用不新鲜发酵的食物或成分不明的药物,这些都能有效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肝脏健康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通过全面的检查和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肝脏,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