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他们”也能实现对
5月26日,在临汾红丝带学校,一场特殊的午餐日活动热烈举行,这是第十二届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这一天,学校校长郭小平满怀深情地分享了他对孩子们的期望:“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生长,在社会的关爱下快乐生活、学习、工作,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临汾红丝带学校,一所专门收治艾滋病感染青少年的全日制学校,自2006年9月1日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此特殊群体营造一个温暖、包容的环境。学校的创立源于一次深刻的感悟:12年前,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仍然严重,一位感染者老师在参加婚礼时遭受的冷遇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于是,“5.26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应运而生,如今已在国内近80个城市以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关注。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包容。”郭小平表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人们对这个群体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歧视少了,包容多了。学校里的孩子们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有的顺利考上大学,有的找到了工作,还有的结婚并生下了健康的宝宝。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选择回到母校,用自己的经历激励更多的弟弟妹妹们。
翠翠是临汾红丝带学校的一名老师,她在这里生活了十九年。从最初的自卑与不安,到如今的坦然接受、积极生活,这里不仅是她的学校,更是她的家。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在爱与关怀的环境下,孩子们可以勇敢地面对未来。
除了山西的孩子,临汾红丝带学校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当日,四川省戒毒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来到这里,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医学帮助以及学习用品。国际上的许多志愿人士和爱心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这场关爱行动中。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动员更多民众参与到艾滋病防治教育中来。青爱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雷志田介绍到:“我们每年都会为临汾红丝带学校的孩子们捐赠资金购买副作用更小的抗艾滋病品。”他说:“我们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迎接美好的未来。”当天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午餐日活动,更是社会各界对艾滋病感染青少年关怀的见证。无论是对于已经步入社会还是仍在校园的学生们来说,它都象征着理解、关怀与希望。(图片:吴琼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