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二筛出糖尿病不在意 2年后失明
青少年国二即患糖尿病:家长的忽视带来两年后的深深遗憾
在青少年生活充满活力和梦想的时光里,却有一名国中二年级的少年面临了严峻的糖尿病挑战。他的家族里,妈妈、阿姨、外婆都身患糖尿病,然而家长却对此并未足够重视。两年后的今天,这名少年因视力模糊就医,却遗憾地发现糖尿病已导致眼中风,治疗结果亦是一眼失明,另一眼弱视。这是一个深刻的警示,也是对所有家长和孩子的一个警醒。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含糖饮料、速食、牛奶过量摄入和缺乏运动成为了现代青少年的生活常态。这些不良习惯正逐渐侵蚀着年轻的身体,导致小胖子越来越多。针对这一现象,台湾儿童糖尿病关怀协会理事长罗福松指出,青少年型糖尿病多数为后天因素造成。相对于因先天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第一型糖尿病小病童体型大多瘦小,这些后天的糖尿病青少年则大多体型壮硕。他们的病往往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曾有一位高一学生,体重高达86公斤,BMI达到28,属于肥胖范畴。他因两眼视力模糊就医时才发现糖尿病引发的眼中风。血糖值高达318,是一般人的三倍以上。尽管他在国二时就已筛检出糖尿病,但由于家中多名亲人有糖尿病史,家人并未足够重视。
糖尿病卫教学会理事长游能俊也对此表示担忧。他观察到,除了家长对孩子肥胖没有警觉心之外,这些孩子通常外食比率高,摄入过多含糖饮料和高热量零食。等到孩子被诊断出糖尿病时,往往还伴随有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这时家长才开始震惊和采取行动。虽然从小罹患糖尿病的孩子需要长时间与疾病相伴,但游能俊强调,只要积极控制,仍然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罗福松建议,对于先天型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而后天型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每天静态休闲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并应尽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控制糖尿病不恶化。
这篇警示性的文章提醒我们,面对青少年糖尿病的挑战,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提高警惕,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饮食和运动习惯的养成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们不能让这个故事仅仅成为一个悲剧的个案,而应该将它作为引导更多人走向健康道路的警醒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