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如“乒”、“菌”、“灶”等字的正确书写,以及“纳米”、“预防”等词汇的正确使用。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深入理解纳米技术的定义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
筛选和整合信息,归纳纳米技术在生活、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提出并关于纳米技术的有趣问题,如“纳米机器人如何治疗疾病?”并尝试寻找答案。
3. 情感目标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重要改善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和未来科技发展的期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纳米技术的核心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说明方法的使用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术语,如“纳米缓释技术”,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兴趣:“如果有了孙悟空的缩小本领,我们能否用纳米技术实现一些神奇的操作?”播放纳米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纳米技术的神奇。
2. 整体感知(10分钟)
任务一:字词通关。分组认读“除臭功能”、“碳纳米管”等科技词汇,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3. 深入(20分钟)
一:什么是纳米技术?对比句子“纳米是极小单位”和“1纳米=十亿分之一米”,通过列数字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纳米的尺度。通过活动让学生用尺子测量1毫米,想象其百万分之一的大小,进一步感知纳米的微观世界。
二:纳米技术如何“在身边”?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分类整理纳米技术在生活和医疗领域的应用实例。讨论环节:“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用纳米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拓展迁移(10分钟)
案例延伸:展示“纳米口罩”、“纳米陶瓷杯”等实物或图片,解释其原理。观看《未来纳米城市》短片,讨论纳米技术的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如“纳米技术会取代人类劳动吗?”等。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知识树构建:师生共同绘制纳米技术知识网络图,标注说明方法。分层作业:基础题是摘录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拓展题是撰写《纳米技术畅想》小短文,结合科学原理设计自己的发明。
四、板书设计
```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定义:十亿分之一米(列数字)
应用:生活(涂层、材料等) 医疗(检测、机器人等)
未来:改变生活(作比较)
```
五、教学反思
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纳米技术概念。注重学生的问题生成和解决能力,加强跨学科联系,如结合科学课“材料特性”深化技术应用认知。需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如增加互动游戏、科学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