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间平面图
公共卫生间改造方案详解
一、基础构造概览
一个理想的公共卫生间应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1. 功能区域划分
明确设定男女卫生间,确保标识清晰,易于识别。设立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其尺寸需符合轮椅回转要求,至少达到1.5m×1.5m以上。洗手区应靠近入口,配备洗手台、镜子和干手器等便利设施。如有需要,还可设置管理间,用于存放清洁工具。
2. 设施配置
卫生间应包含厕位隔间、小便器(男厕专用)、洗手台、镜子等基础设施。考虑到母婴出行的需求,可选择性配置母婴台和儿童洗手台。
二、空间布局精选
公共卫生间常见的平面布局有以下几种:
1. 直线型布局:入口直接对接洗手区,男女卫生间分列两侧,适用于狭长空间,如商场走廊。
2. L型或U型布局:洗手区居中,男女卫生间分列两侧或后方,这种布局节省空间,动线清晰。
3. 对称式布局:男女卫生间镜像对称,共享入口处的洗手区,特别适用于大型场所如机场、车站等。
4. 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单独设置,方便残障人士及母婴使用。
三、设计细节考量
1. 尺寸定制
厕位隔间的标准尺寸应为0.9m×1.2m,无障碍隔间则需扩大到1.5m×1.8m,并配置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洗手台的台面高度应适应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一般在0.8-0.85m之间,间距以0.6-0.7m/人为宜。
2. 空间通道
主通道宽度至少1.2m,厕位前的通道宽度也应不少于0.6m,以确保流畅通行。
四、设计要点提示
1. 通风与采光
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至关重要。设置排风系统或高窗以避免异味滞留。照明应采用防潮灯具,照度不低于200lux。
2. 隐私与安全
确保隔间门板高度至少1.8m,下方留空以便清洁和紧急情况处理。地面采用防滑瓷砖,坡度不超过1:12。
3. 清洁维护
为便于清洁,墙面可选用防水涂料或瓷砖。设置地漏并预留检修口。
五、布局实例简述
入口即达公共洗手区,配备四个洗手台,满足高峰期的需求。左侧为男厕,包含三个厕位和两个小便器,右侧为女厕,设五个厕位。还设有独立无障碍卫生间,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
若需获得具体的尺寸图纸或3D模型,建议咨询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时还需参考当地的《建筑规范》和《无障碍设计标准》,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此方案旨在提供公共卫生间改造的参考,结合实际场景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