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生营养餐”口味无法满足多样化
近期,“学生营养餐”的问题引起了微微健康网的关注。据调查显示,我国学生在享用营养餐时,剩餐率居高不下,满意度却不尽人意。目前所提供的营养餐口味单一,无法满足中小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以北京市朝阳区武圣路的11岁小明为例,他常常抱怨学校的饭菜难以下咽。每天放学后,他会在乘坐29路公交车时,从奶奶那里得到一些加餐,如一包干吃面、两根香蕉、两盒酸奶,这些会在短时间内被他迅速吃完。奶奶担忧他在学校吃得不好,只能通过加餐来补充他的营养。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翟凤英针对北京59所学校的1800多名学生进行了营养午餐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营养餐的总体剩餐率高达29%,其中主食、面点、肉菜、素菜、汤的剩餐率分别为28%、16%、22%、41%、3%。这表明学生对营养餐的口味满意度较低是剩餐的主要原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营养专家陶晔璇博士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回收的1089份问卷中,有31.3%的学生能吃完所有的荤菜,而一半的学生表示吃不完的原因是量太多,且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荤菜过于油腻。
陶晔璇指出,由于学生午餐采用大锅烹调、提前分装的形式,许多蔬菜在送到学生餐桌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色香味,无法被孩子们接受。应该在学生午餐中适量增加茄果类、菌菇类蔬菜和浅色蔬菜。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杜松明认为,推广学校午餐时,必须解决营养与口味之间的矛盾。需要研究学生的口味和消化特点,制作既美味又营养的午餐,使学生营养午餐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翟凤英强调,除了保证营养午餐的安全卫生外,还需要确保它的色、香、味、形符合学生的要求。面对高剩餐率和低满意度,改进学生营养餐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学校在制定食谱时,注重食物的日常性和多样性,搭配合理且构成多样。要求各年龄段的食谱必须有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并特别提倡食用小鱼类。学生餐也重视蔬菜、水果的搭配,并适当控制肉、蛋、糖的数量,还搭配了学生平时爱吃的零食。这种结合传统日本餐和西餐优点的午餐,确保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健康小贴士提醒我们,可以在学生营养餐中增加牛奶、大豆及其制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满意度,降低剩餐率,还能在我国人口素质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杯牛奶,就能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