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3D打印修复患者病痛 改革审批流程促惠民

大健康 2025-04-18 03:25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利用前沿“技术”打造人体骨骼内置物: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的两会声音

在近日的一场与网民的在线交流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刘忠军,向公众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他带来的议案直指审批流程改革,力推3D打印内置物创新技术尽快上市,以解决患者病痛,惠及广大民众。

刘忠军大夫以一个生动的比喻开启了这场交流:“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利用3D技术打印出任意形状,就像是在为一座复杂的建筑绘制精细的蓝图。我们的骨骼并不是简单的几何形状,而是独特且不规则的。有时,在切除某一部分后,我们需要一个与人体骨骼解剖结构完全一致的填充物来修复。这就是3D打印技术的神奇之处。”

刘大夫进一步解释道:“传统的制造工艺很难制造出与人体骨骼完全匹配的内置物。通过3D打印技术,我们可以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制作。”他手中拿着一个模型作为例子,“比如这个人工枢椎,就是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当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颈椎上长肿瘤需要切除时,这个内置物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了。”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3D打印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定制性和适应性。通过制作与枢椎解剖结构完全匹配的内置物,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契合度,而且可以加速恢复过程。这种技术还可以模拟正常骨的结构,制造出孔隙金属,使骨组织能够长入内置物中,与其连成一体,达到稳定。

尽管我国在3D打印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前瞻性把握,但在产品上市方面仍面临审批流程的瓶颈。刘忠军表示:“我们的一些产品已经经过了严格的实验和测试,甚至已经植入人体,但在注册和上市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他担心,这个流程可能过长,导致创新产品无法及时惠及更多患者。

刘大夫进一步指出:“我们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审批流程和内容。这样,我们的创新成果就能以更快的速度上市,与国际竞争。”他强调,改进审批流程不仅有助于国内患者受益,也有助于将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在这次交流中,刘忠军大夫的言辞间充满了对技术的热情和对患者福祉的关切。他的议案不仅关乎技术创新,更是关乎民生福祉。我们期待他的议案能够引起更多关注,推动审批流程改革,让更多的创新技术惠及广大民众。(来源:人民网 记者马晓慧)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XXX网站。

上一篇:收到的税费返还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