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方向: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比筹资更有挑战

大健康 2025-04-18 03:20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双轨并进之路

在深化医疗改革的征程上,我们如同行驶在一条双向并行的轨道上,一边是对公立医院机制的挖掘与革新,另一边则是公平有序的市场开放政策的积极推行。这场改革不仅是一场挑战,更是一场的体制内革新。它需要的不仅是智慧和勇气,更需长期的耐心与坚持。

回望过去几年的医改历程,人们常说“方向正确”。那么,这个方向究竟是如何确立的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回到2009年。那时的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三大体制弊端如“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慢性疾病的频发,个人家庭承受了过大的疾病经济负担;服务供应受限于自上而下的规划,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公立医院中的医务人员长期受制于“单位人”的身份,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着行政管制与市场体制的冲突。面对这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中国式医改如何破局?群众从中获得了哪些实惠?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客观理性思考和评估的。

改革的两大关键点在于:一是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形成主导、企业、家庭共同参与的筹资机制。医保覆盖率自医改启动以来持续攀升,已覆盖95%以上的国民。群众的实际感受是医保带来的增值服务越来越可及,自费负担明显降低。二是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旨在提高服务供应的能力和效率、质量。这同样沿着两条主线推进:一方面推动公立医院的机制体制改革,包括管办分离、补偿机制等;另一方面推动市场有序开放,形成公立与民办医疗服务的良性竞争。

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人们对医改政策的看法不尽相同,这是任何公共政策都存在的现象。但分歧归分歧,改革仍需继续。像医改这样的民生大事,无论如何都会有不足,但不改革问题会更大。过去的实践已证明,新医改的方向是正确的。

改革不怕问题,应对问题的最佳策略是持续改革。只要我们坚守正确的方向,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在前进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们就有可能实现改革的目标。国家发展、人民福祉,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作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国恩深知医改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坚定地认为新医改的方向是正确的,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而我们,作为改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更应积极投身其中,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高效、优质的医疗体系而努力。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