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榜样观后感
在观看了《榜样》专题节目后,我被深深地触动和启发。该节目以“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为主题,通过展示全国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及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真实事迹,生动诠释了人的内在精神力量。对于这样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节目的形式与主题内核
节目巧妙地采用了“先进事迹再现+典型访谈+嘉宾讲述”的形式,展现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节目向我们传递了深刻的道理,用具体案例展现了党的崇高理想。无论是支月英在山区教育默默耕耘36年,还是琼沙3号轮党支部在南海的维权维稳事迹,都让人心生敬意,产生强烈的共鸣。节目的核心主题紧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强调了党员对信仰的坚守和对责任的担当。
二、榜样人物的精神特质
这些榜样人物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让人肃然起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如苗振水和王恩东等人,他们的事迹不仅展现了党员的坚定信念,更体现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大局的紧密相连。他们信仰的不仅是精神支柱,更是行动指南,推动他们在各自领域突破困境、创造价值。他们的奉献和担当精神也让人感动。吴金印和龚全珍等人的故事,凸显了“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担当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对人民深情的自然流露。这些榜样人物中的大多数都是基层工作者,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验证了“伟大出自平凡”的真理。
三、对党员教育的启示
《榜样》节目对党员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它以生动真实的案例为党员树立了一面镜子,引导党员对照榜样找差距,将忠诚、公道、担当内化为行动准则。它也强调了实践导向的重要性,引导党员将“学榜样”转化为“做榜样”,将榜样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
四、情感共鸣与时代价值
观看过程中,我被榜样人物“舍家为国”的选择深深感动,潸然泪下。节目不仅唤醒了我们对英雄主义的崇敬,更引发了我们对于如何成为他人榜样的深层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精神力量将继续凝聚复兴伟力,激励更多人投身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榜样》节目通过真实、立体的叙事手法,成功构建了精神坐标,既是对党员党性教育的深化,也是对全社会价值引领的强音。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的内在精神力量,看到了信仰的力量,看到了奉献和担当的价值。这样的节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观看、去思考、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