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很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哦
睡眠:生命中的无声乐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睡眠问题日益凸显。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科主任医师张熙教授就长期缺觉对人体的影响发出了警示。他提醒广大民众,大部分成年人每天应当保持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关键。
周末的补觉,对于工作紧张的人们来说,无疑是恢复体力和精力的宝贵时光。张熙教授认为,适当多睡三四个小时是正常现象。他也提醒道,白天应尽量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避免躺在床上进行娱乐或思考等活动,以免侵犯宝贵的睡眠时间。对于失眠的人们来说,合理使用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张熙教授在门诊中经常遇到因睡眠障碍而就诊的公司白领、媒体从业人员等高收入者,其中八成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这些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的人群常常遭受睡眠剥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常常熬夜工作、娱乐,导致睡眠时段被人为推迟,医学上称之为“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张熙教授强调,最佳的入睡时间是晚上10点至11点,早上6点起床上班最为合适。对于那些患有睡眠时相综合征的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律与正常社会的节律不符,长期这样会导致睡眠缺乏。睡眠缺乏的人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头脑昏沉、免疫力下降等症状。长期失眠还可能引发心律紊乱,甚至导致早搏。女性长期缺觉则可能出现内分泌混乱,脸上出现雀斑。
睡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对于那些长时间睡眠的人,也需要警惕是否患上了过度嗜睡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症。张熙教授指出,睡眠呼吸暂停症是一种在低血氧状态下的睡眠,其危害不亚于高原缺氧。这种状态不仅影响睡眠质量,使人白天容易打盹,还可能对大脑健康造成损害。
我们应该重视睡眠问题,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保持身体健康。毕竟,睡眠是我们生活中的无声乐章,为我们注入活力和精力,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