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介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科研重地的卓越成就与前沿
一、基本概况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简称“力学所”,始建于1956年,由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等科学巨匠共同奠基。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其学科覆盖面之广,堪称一流。现任所长罗喜胜与党委书记刘桂菊共同引领力学所前行,研究领域涉及微尺度力学、高温气体动力学、微重力科学等多个方向,致力于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
二、科研机构与平台
走进力学所,你会发现这里汇聚了多个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其中包括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和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更是名声在外。宽域飞行工程科学与应用中心以及空天飞行科技中心也是力学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平台专注于前沿技术的研发,如超燃冲压发动机、射频柔性电子器件以及高速飞行器表面烧蚀机理等。
三、科研进展与成果
力学所一直走在科研的前沿,成果累累。近年来,力学所在射频柔性电子器件和柔性可弯曲超声相控阵传感器等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更令人振奋的是,首次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生物大分子液-液相分离研究,这无疑拓展了空间科学实验的边界。在高速飞行器边界层转捩机理和尾迹湍流演化等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每一项成果都代表着我国科研实力的提升和科技的进步。
四、人才队伍
力学所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现有在职职工75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超过600人。这里汇聚了众多顶尖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名。近年来,多名研究生也在这里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等荣誉,导师团队中的武晓雷、孙泉华等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这支优秀的队伍为我国科研事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五、近期动态与展望未来
力学所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与科研活动。近期,长江商学院EMBA44期企业家们参访力学所,围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展开深入交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也亲自调研力学所,对科研组织改革和经费管理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力学所还发布了多项科研成果,包括柔性电子器件和高速飞行器相关研究进展。展望未来,力学所将继续作为我国力学研究的核心机构,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及国际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围绕空天科技、海洋工程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