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狂欢节后痛,你有这样的现象吗?
春节长假的美妙时光一去不复返,人们却仍旧沉浸在节日的欢声笑语之中,难以回归日常的工作生活节奏。心情烦躁、精神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会出现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的状态,伴随着头疼、疲劳、胃口不佳、失眠、瞌睡等一系列不适。遭遇节后综合征的人们深有体会,仿佛经历了一场“节日狂欢后的挣扎”。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吴媚指出,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长假后,由于生活习惯难以调整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反应。长假期间,人们常常通宵饮酒、打牌等,导致人体正常生物钟被打乱,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和人体免疫力系统紊乱。尽管这一过程持续时间不长,多数人在节后一周左右可恢复,但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困扰不容忽视,应积极调节。
调整作息是摆脱节后综合征的首要任务。春节期间,人们的作息常常黑白颠倒,因此要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进行全面调整。吴媚建议,上班族应尽快停止各种应酬,规律作息,尽快将假期中的作息时间调整过来。上班初期,工作强度应从轻到重逐渐过渡,让自己逐渐适应工作状态。
刚刚回归工作岗位的那几天,尽量先安排一些耗费体力和脑力较少、压力较轻的任务。可以写一张便笺式的备忘录,将待办事项一一列出,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出现紧张、厌倦工作的情绪,不要过于焦虑。白天工作时可以喝茶提神,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以消除紧张情绪。中午可以小憩一会儿,晚上则争取早睡。
如果因为节后工作节奏跟不上而导致自我失落、不自信,甚至出现怀疑自身工作能力的情况,吴媚表示,工作强度大的人群是节后综合征的敏感人群,他们应该接受自己偶尔的错误。接纳错误后,心理得到放松会更有利于快速度过这段适应期。
当节后上班出现头昏脑涨的症状时,让大脑放松休息是最好的缓解方式。可以暂时放下工作,走出办公室,换个空间调节心情、理顺思路。适当运动也是缓解节后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如慢跑、跳舞、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不仅可以调节情绪,还可以帮助身心恢复到最佳状态。但需要留意的是,由于节日期间生活规律被打乱,人容易感到疲惫,因此运动时要控制好强度和时间。
节后综合征虽然给人们带来诸多困扰,但只要积极调整作息、合理安排工作、适当运动并注意心理调适,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度过这一适应期,重新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