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能分辨顽皮和乖巧玩伴
新研究发现揭示婴儿天赋异禀:识别玩伴的性格倾向并作出选择的能力
近日,耶鲁大学婴儿观测中心的一项研究在自然杂志上刊登,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即使是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在他们开始说话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至关重要的社会判断技巧。这项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婴儿认知能力的理解,揭示了他们如何分辨玩伴的性格并决定与之互动的方式。
在研究中,研究者们观察了6至10个月大的婴儿,让他们观看一个木质的大眼睛娃娃在攀爬过山车的过程。随后,另一个大眼睛娃娃出现,帮助它翻过障碍或将其推倒在地。然后给婴儿们选择,他们更倾向于和哪一种娃娃玩耍。结果显示,几乎每一个婴儿都选择了那个帮助别人的娃娃,而不是将别人推倒在地的娃娃。
这些婴儿也表现出对中立的玩具的偏好那些既不提供帮助也不制造麻烦的玩具,而不是选择那些行为调皮的玩具。当需要在帮助的玩具和中立的玩具之间做出选择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些提供帮助的玩具。
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凯莉表示:“婴儿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表明他们天生就具备这些基本的社交技巧,而无需他人教导。”男孩和女孩在社交判断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当研究者更换玩具的形式时,婴儿们的社交判断技巧也会有所不同。
去年的一项德国研究也表明,18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开始尽力帮助他人,如帮忙捡起研究人员掉下的玩具。耶鲁研究小组的其他研究表明,甚至在3个月大的婴儿身上也有类似的反应。这些发现引发了关于婴儿天生社交能力的问题是否仅限于人类婴儿的。耶鲁研究小组正在对猴子进行研究以寻找答案,目前尚未有结果。
尽管这项研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并非所有人都对其观点表示认同。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大卫-路科维兹表示,尽管这项研究很有意思,但他并不认同人们天生就具备社交能力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而这项研究并不能证明什么。他在给美联社的电子邮件中表示:“婴儿从出生到6个月的时间内学到的社交经验是非常丰富的,说这种能力不需要经验的假设是没有根据的。”
无论人们的观点如何,这一研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重新思考婴儿的社交认知能力及其发展过程。对于婴儿是否能够识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如何选择和建立社交关系等问题,科学界仍在不断答案。期待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揭示婴儿天赋异禀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