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成尿池,你还敢游么?
【南京市泳池水质问题亟待解决】
近日,南京市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所联合行动,对南京市主要游泳场馆进行了水质检测。检测结果令人担忧,大部分游泳场馆的卫生状况未能达到健康标准,水中的细菌数量明显增多。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
检查人员表示,针对不合格的游泳馆,他们已经进行了罚款和整改。其实整改措施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执行。按照规定,游泳场馆需每日更换部分水源,并在营业前用吸污机清理池底污渍,特别是人体脱落的角质层。还需定期排空所有水,进行全面清洁,再注入新水。
当记者采访游泳馆负责人时,却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因为夏天炎热,泳池的主要污染源来自游泳者的汗液,偶尔有孩子在池中尿尿也无法控制。这样的回答让人担忧,孩子无法控制的尿导致尿素增多,泳池几乎变成了“尿池”。这些负责人的“潜台词”是:只要不出人命,泳池变成尿池也没关系。
在我国,似乎只要安全隐患不直接导致人命,就很容易被忽视。泳池的水多脏都没人管,但只要发生溺水事故,无论水多么干净,责任都难以逃脱。这种观念必须改变。换不换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证泳员不被溺死。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没有溺死事件并不代表没有健康安全隐患。
记者还采访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专家杜长明主治中医师。他提醒广大市民,游泳池游泳要预防皮炎。一些皮肤敏感的市民在游泳后很容易患病,表现为皮肤发红、皮疹、刺痛、瘙痒、脱皮等现象。尿路感染也是游泳时易感染的疾病之一。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市民游泳后会出现腹泻症状,尤其是儿童。很多人认为这是受凉了,其实不然,这很可能与水质不洁有关。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主任鞠娟表示,门诊中遇到一些市民在游泳后出现腹泻症状,这很可能是吞入了大肠杆菌等细菌超标的池水所致。
一些传染病也会通过泳池传播。如果游泳池消毒不彻底,只要池中有一个人患病,交叉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比如结膜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记者还采访了一些游泳池场馆的经理,据了解,一些场馆为了去除泳池的异味和杂质,会在水中加入明矾进行沉淀,然后对沉淀后的杂物进行吸尘。但这样的场馆究竟有多少,还是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南京市游泳场馆的水质问题亟待解决。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泳者健康。游泳馆负责人也应负起责任,确保水质清洁,为市民提供一个健康的游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