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鉴定胎儿性别乱象:10毫升血验男女 B超仪可
追踪:“两非”乱象,如何平衡性别比例的挑战?
静脉取血寄远方,胎儿性别探知忙。面包车内藏玄机,宾馆房间成暗堂。与花传信息,“两非”行为猖獗狂。近日,在安徽、广东、湖北等地,记者采访了解到,“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在我国多地泛滥,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直接推手。
为了扭转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手出击,印发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方案。“两非”乱象究竟有多深?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进行了跟踪调查。
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调,不仅影响婚配、就业等社会问题,更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尽管国家多年来的综合治理,我国面临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依然严峻。“寄血验子”“流动检测”,这些新型鉴定方式的出现,使得“两非”行为更加隐蔽,防控难度加大。
在浙江温州、福建厦门等地,“寄血验子”成为不法中介的作案手段。仅需数支针管取孕妇血液样本,冷藏后空运至香港等地进行性别鉴定,收费高达3000至6000元。更令人震惊的是,温州某14人团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近300名孕妇提供了这样的服务。
除了检测手段的“创新”,“两非”人员的作案手段也层出不穷。面包车内检测、宾馆房间鉴定、流动手术车执行流产手术……这些行为都加大了打击“两非”的难度。安徽省蒙城县计生委主任苗桂民透露,为了避免被警方查获,“两非”人员选择流动、隐蔽的方式进行交易,甚至用口罩蒙面、用和鲜花等物品来暗示鉴定结果。
“两非”行为的屡禁不止,除了手段隐蔽外,还与法律量刑过轻有关。一些基层卫计部门干部反映,当前“两非”行为从过去单独行动逐渐演变为团伙式、流水式作业,除非被群众举报或发生意外,一般很难查获。加大法律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成为打击“两非”的重要一环。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出生性别比失衡危害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终止妊娠的行为。还需要从政策层面出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家庭生育压力,从根本上消除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需求。
“两非”行为导致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加大打击力度、完善政策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