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癌是憋出来的
癌症,这一严峻的生命威胁者,其发生与我们日常的情绪状态息息相关。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我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波动,可能无形中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态,进而与癌症的发生产生关联。对此,适时地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沉溺于不良情绪之中,无疑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癌的风险。
当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癌症患者时,不难发现他们常有一种相似的性格特征:不善于宣泄负面情绪,遇事过分谨慎,这种“压抑型”性格特征可能是他们患癌的推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是紧密相连的。负面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排解,身体也会同样处于压抑状态。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情绪的不顺与气机的郁结正是肿瘤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性格的人对事情追求完美,然而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他们就容易感到沮丧和失望。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会让他们心里郁积过多的不快,从而增加患癌风险。他们通常难以灵活变通地处理问题,遇到问题往往只会想到一种解决办法。如果这个方法不能奏效,他们会感到非常难过,但又不知道如何宣泄,这样身体自然会出状况。他们较为消极颓废,不擅长与人交往,容易忘记不幸的事情,长期郁郁寡欢,这将极大地影响免疫系统,导致各种代谢机能发生障碍,从而引发癌变。而且一旦患上癌症,这种性格还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状态,使病情更加严重。
除了上述性格因素外,还有一些日常行为也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比如“憋便”,很多人有了便意都会等到实在忍不住才去上厕所。罗健教授指出,有便不排可能会“憋”出大肠癌。“憋尿”也是不良习惯之一。憋尿不仅损伤膀胱括约肌,还会使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延长了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时间,容易诱发膀胱癌。“憋乳”同样有害健康。对于年轻妈妈来说,如果乳汁过多且不能及时排出,外界的有害物质或细菌便可能侵入乳房引发感染。长期如此甚至可能引发急性乳腺炎和乳腺癌。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都可能成为诱发癌症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降低患癌风险。
除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外,我们的情绪和日常行为也是影响患癌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自身健康考虑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累积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希望本文的介绍能为大家带来启示关于癌症的更多内容也推荐大家阅读以了解更多防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