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为了协同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数字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应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布局。
一、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作用
构建智能化综合基础设施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需要加快以5G、千兆光网、IPv6等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的规模化部署,推进算力网络与数据中心的绿色化发展,从而构建起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技术架构,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深化重点场景的网络覆盖,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通过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智能工厂的建设,实现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比如湖南三一重工的数字化改造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二、推动关键技术与产业融合
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力争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成果。人工智能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实现了焊接、喷涂、检测的全流程覆盖,拓展了实体产业的应用边界。数字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其贡献率已经高达22.5%,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双向赋能,我们能够扩大实体经济的规模,并优化其质量。
三、释放数据要素的驱动效能
数据作为关键的生产要素,需要与其他传统要素进行重组,建立市场化配置机制。通过优化生产关系和创新模式,数据可以极大地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在数据流通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强化安全可控机制,平衡数据开放共享与隐私保护的需求,夯实数字化转型的信任基础。
四、优化政策环境与开放合作
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需要落实《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深化数据基础制度创新,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通过数字丝绸之路、跨境数据流动试点等举措,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规则的制定,提升我国数字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五、创新服务机制助力实体经济
在服务业领域,我们需要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瓶颈,发展数字金融工具,如微众银行的“微业贷”,通过智能化风控实现无抵押贷款,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我们还要培育数字化转型的生态,支持平台企业、科研机构与实体企业联合研发,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规模推广”的协同创新链条。
通过多维度的举措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我国已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未来,我们仍需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强化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