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没那么简单 健康跑步应遵循四个原则
跑步:健康的节奏与韵律
跑步是强身健体的良方,但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技巧,很容易引发伤害。研究显示,跑步受伤的概率在30%~80%之间。那么,如何健康地跑步呢?让我们共同其中的要领。
健康跑步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一、慢跑为宜
不同的跑速对心脑血管的刺激不同。慢速跑对心脏的刺激较为温和。建议以清晨清醒安静时的脉搏数乘以1.4\~1.8,得到每分钟脉搏次数,以此作为靶心率来控制初期跑步强度。这样的慢跑有助于保护心脏,同时避免运动损伤。
二、步幅宜小
小步幅有助于主动降低肌肉在每一步中的用力强度,从而延长跑步时间。大步幅会导致脚腕用力加大,容易产生疲劳,降低跑步的兴趣。保持适中的步幅,有助于提高跑步的持续性。
三、跑程应长
一般而言,跑程应在3000米以上,以消耗体内多余热量。这种“主动”消耗是降低血脂、血糖、血压的最佳辅助方法。但也要量力而行,结合个人体质和周围环境进行合理安排。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一些跑步要领需要掌握:
一、定期更换跑鞋
运动鞋穿太久会失去缓冲作用,导致关节受损。建议每跑480\~800公里更换一双新鞋。体重较大的人,跑鞋寿命会更短。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每双鞋最多能跑的英里数。
二、步伐短小
过大的步伐会导致破坏性的压力,容易造成运动伤。跑步时,每次落脚点应位于身体前方33厘米左右。落地后脚趾应有“抓地感”,以减缓冲击力,降低受伤风险。
三、自然摆臂
跑步时,自然摆臂十分重要。摆臂幅度不应超过身体正中线,上下摆动不能高过胸部。摆臂过程中,应保持手指、手腕和手臂的放松,肘关节弯曲90度左右,贴近身体两侧。
四、轻轻握拳
跑步时,双手应自然轻握。握拳过紧会导致前臂肌肉紧绷,影响肩部正常动作。跑步时避免携带手机、MP3等物品,以免导致身体摇摆,增加受伤几率。
健康跑步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技巧。通过遵循上述原则要领,我们能在享受跑步带来的快乐的更好地保护身体免受伤害。让我们在跑道上健康的节奏与韵律,迈向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