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的意思
原文重现
在远方剑阁的南面,传来惊天喜讯蓟北被收复了!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我的眼泪如同山洪爆发,顷刻间泪水沾湿了整个衣裳。那一刻,我瞥见妻子和孩子的脸庞,愁云已如春风拂面般消散。我手忙脚乱地卷起散乱的诗书,心中的喜悦如狂风巨浪般澎湃翻涌。在这明媚的白天,我高歌猛进,酒入豪肠,青春年华作为伴,归乡之路就在眼前。想象一下,从巴峡疾行穿过巫峡,顺流而下直达襄阳,然后马不停蹄向洛阳进发。
解读与精彩诠释
杜甫的这首诗歌被誉为“生平第一快诗”,情感从深沉的悲伤到狂喜的高潮,呈现出一波三折、层次分明的韵律感。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漂泊多年后的归乡渴望。
首句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不仅仅是地名之间的转换,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听到蓟北被收复的消息时,诗人的情感如同山洪爆发,无法自抑。“初闻涕泪满衣裳”,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激动的泪水,更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殷切希望。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诗人与家人的互动,“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不仅反映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也展现了他对文化、知识的珍视。当他看到家人的愁容消散,自己的喜悦如同泉水般涌动,诗书也被他胡乱卷起,表达了他难以言表的兴奋。
诗的后半部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展现了诗人对青春、对生活的热爱。他选择在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借助明媚的春光踏上归乡之路。而最后的句子,“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则是对归乡路线的描绘,也是诗人急切归乡的内心写照。连用四个地名,犹如一气呵成,充分展现了诗人急切返乡的心情。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艺术特色,成为了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对青春、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首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着光芒。
历史背景与翻译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定。杜甫因战乱漂泊多年,闻讯后写下此诗,表达强烈的返乡渴望。翻译成现代汉语则是:在剑阁以南的地方突然传来收复蓟北的喜讯,听到这个消息我情不自禁地流泪。回头看妻子和孩子,他们的愁容已经消失,我们一起卷起诗书,欣喜若狂。白天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青春年华之际结伴还乡。我计划从巴峡穿过巫峡,然后到襄阳,最后前往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