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可抑制暴饮暴食
遏制暴饮暴食的新途径:美国贝勒医学院研究揭示雌激素与5-羟色胺神经元的关联
在一项研究中,美国贝勒医学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和得克萨斯州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雌激素具有触发大脑5-羟色胺神经元的作用,能够抑制雌性小鼠的暴饮暴食行为。这项发现为我们理解暴饮暴食的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有望开辟出利用雌激素来治疗这一行为的方法。
我们通常所说的暴饮暴食,是指个体在短时间内毫无节制地大量进食。这种现象在大约10%的美国成年人中尤为常见,尤其是女性。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更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这暗示了雌激素与暴饮暴食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
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关联,研究团队建立了小鼠模型。他们发现,在雌激素的影响下,雌性小鼠的暴饮暴食行为得到了显著抑制。这一发现与人类数据高度一致,进一步验证了雌激素与暴饮暴食之间的密切联系。
研究人员推测,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出现暴饮暴食现象,可能与她们的雌激素功能受损有关。更深入的研究表明,雌激素通过其受体来发挥抑制暴饮暴食的作用,并且确定了受体的具体位置大脑5-羟色胺神经元。
雌激素疗法因可能引发副作用和乳腺癌而备受争议。为了绕过这些副作用,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策略。最近,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名为GLP-1-雌激素的共轭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够在拥有GLP-1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区域释放雌激素,而不会将雌激素传递到乳腺组织,从而降低了患乳腺癌的风险。
研究发现,这种共轭化合物在增加小鼠大脑5-羟色胺神经元区域的雌激素活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这表明,这种共轭化合物能够定向地向该区域递送雌激素。值得注意的是,GLP-1和雌激素两者均可抑制暴饮暴食行为。此前的研究表明,暴饮暴食的患者存在GLP-1浓度降低的现象,但尚未有人发现GLP-1对暴饮暴食的抑制作用。研究则表明,GLP-1与雌激素的联合作用可能为我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雌激素调节5-羟色胺神经元的详细机制,并希望通过提高5-羟色胺的浓度来抑制暴饮暴食行为。这项研究的成果不仅为我们理解暴饮暴食的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而且为我们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可能。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并治疗暴饮暴食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来利用雌激素或其与GLP-1的联合作用来治疗暴饮暴食,从而帮助那些受到这一问题困扰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