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2016年施行PM2.5国家限值标准
东方网报道,自今年十月以来,南京的天空被连续的灰霾天气笼罩,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这一现象使得一个专业词汇“PM2.5”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伴随着由环境保护部和江苏省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南京)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蓝天工程”国际论坛的举办,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共同关注PM2.5的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PM2.5呢?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尾气、泥尘等等的化学物理反应。如今,以PM2.5浓度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已经取代了早期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为代表的一次污染阶段,南京等地早已步入了更为复杂的大气复合污染时代。这些“超细灰尘”肉眼难以察觉,它们究竟从何而来,又该如何定义呢?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这些污染物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在空气中进行化学、物理反应,使得污染变得十分复杂。其中,二次气溶胶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其“贡献”超过50%。
那么,PM2.5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广州气象专家吴兑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灰霾与肺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甚至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灰霾将取代吸烟,成为肺癌致病头号杀手。吴兑指出,虽然吸烟率在不断下降,但肺癌的死亡率却在不断上升,这与灰霾天气的加剧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科研团队经过研究估算,发现气溶胶浓度增加后的7至8年,肺癌死亡率就会显著上升。除此之外,PM2.5不仅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还会引发心血管病的恶化和发生。
关于PM2.5的国标问题,目前国家环保部已经开始征求意见,拟将其纳入监测中。预计将于2016年在我国施行PM2.5国家限值标准。吴兑表示,眼下全球90%的国家尚未公布PM2.5浓度限值,而中国的推荐值采用世卫组织的第一过渡时期目标值,即超细灰尘的浓度在75微克/立方米。虽然中国在纳入PM2.5方面不算落后,但治理灰霾仍需要漫长的时间。欧美国家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花费了足足50年,而我国仍需付出至少30年的努力才能看到明显的成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气环境治理的艰巨性、特殊性和长期性。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参与到治理灰霾的行动中来。只有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才能保护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蓝天白云、清新空气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