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 覆盖率达到9
医疗保障的春风,吹拂城乡每个角落
在全国医改办公室系统工作会议透露的数据中,我们欣喜地看到,201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已经超过了13亿,覆盖率高达95%,这一数字足以彰显国家医保制度的强大覆盖力。
社会医疗保险,为民众健康护航。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医疗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疾病侵袭时能够享有基本医疗需求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它的存在,为每一个普通家庭筑起了一道健康的防线。
曾经,看病难、看病贵是困扰大家的难题,但现在,“看病,有地方”已不再是难题。回忆起2009年的新疆之行,莎车县佰什坎特镇中心卫生院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在那里,来自古丽巴格村的塔瓦古力沙吾提因脂肪瘤手术而得到及时救治,仅花费了100元,就完成了7天的住院治疗。他感激地表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每年的保费仅需10元,无论是小病还是大病,都能得到保障。
新一轮的医改犹如春风,吹拂到每一个基层医疗机构。中央财政投入巨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也明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硬件设施显著改善。村有卫生室,乡有卫生院,县有达标医院,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让群众病有所医。
长期以来,药品价格过高一直是困扰民众的难题。新医改的实施,使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以建立。国家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涵盖了307种常见药品。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覆盖,药品实际销售价比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30%左右。这一举措破除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机制,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药品价格的实惠。
北京大学教授李玲指出,全国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据显示,药品费用已经出现下降趋势。以乡镇卫生院为例,门诊次均药费从2009年的28.8元下降到2010年的28.7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均药费也从2008年的63元降至2010年的58.7元。这充分说明了基本药物制度在控制药费上涨上的积极作用。
医保改革的春风,让每一个群众都感受到了温暖。无论是看病还是吃药,都有了更多的保障和实惠。这是国家医保制度的魅力所在,也是民生所盼、时代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