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人综合征是心理焦虑躯体化的表现
“冰桶挑战”风靡全球,让渐冻人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随着“冰桶挑战”的热潮,一种罕见的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渐冻人”,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这种关注度的提升也带来了一种特殊现象:一些人将自己的症状与渐冻人相联系,从而陷入焦虑和恐惧。
最近,一个名叫小张的20多岁小伙子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因为感到小腿麻木、全身僵硬,甚至误以为自己的肌肉出现萎缩,而恐慌地前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寻求帮助。接诊的骨科主任王宸在详细检查后,发现小张的两条腿周长一致,并无肌肉萎缩的迹象。经过进一步的肌电图检查,也未发现任何神经系统的异常。
那么,小张的症状究竟从何而来呢?王宸在与小张的交谈中发现了问题的症结:“你最近是不是老在关注冰桶挑战,对渐冻人有了一些了解呢?”小张的回答证实了王宸的猜测。原来,由于对ALS的高度关注,小张无形中将渐冻人的症状套在自己身上,导致了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
王宸主任指出,小张的情况类似于医学生常见的“医学生综合征”。一些刚接触医学知识的学生,往往会将一些疾病的病症往自己身上套。比如,刚学习了消化方面的课程,就可能会觉得肚子疼,做了各项检查却找不到原因。这种情况其实是心理焦虑躯体化的表现,将内心的一些担心和焦虑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
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李英辉主治医师也对此表示认同。他解释说,这种情况在门诊中非常常见,占门诊量的30%-40%。对于一些在多个科室检查无果的病人,最终往往会在心理精神科找到答案。诸如“恐艾综合征”、“马航焦虑症”等,都是心理焦虑躯体化的表现。
那么,如何缓解这种躯体化的症状呢?李英辉主治医师建议,医生应以检查结果为依据,与患者解释并无任何疾病,消除其各种顾虑和不好的猜想。如果症状仍未消退,可以通过催眠、暗示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通过给患者打针吃药(可能是营养液)进行心理暗示,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冰桶挑战”虽然让渐冻人受到关注,但也提醒我们,关注健康的也要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不要因为过度关注某种疾病而将自己的症状与之相联系,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毕竟,真正的健康,既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