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次大熊猫“八喜”“映雪”结伴回
标题:重逢自然之家,大熊猫“八喜”与“映雪”的全球第二次放归之旅
由国家林业局与四川省人民联合主办的大熊猫“映雪”与“八喜”的放归活动,于23日在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这是全球第二次尝试放归的两只大熊猫,标志着大熊猫保护工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转运笼中,短暂踌躇后,11时10分,“映雪”率先奔向森林深处,紧接着,“八喜”也消失在了丛林之中。这一刻,两只大熊猫终于回到了它们的“家”。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的负责人吴代福欣喜地表示,“八喜”和“映雪”今天的状态异常出色。它们迅速融入自然环境,见到人并非停留等待投喂,而是迅速躲入森林,显示出高度的警惕性和野化培训的显著成效。
这两只大熊猫的历程颇为不凡。“八喜”和“映雪”于2015年分别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出生,它们的母亲都是经验丰富的圈养大熊猫,而父亲则具有野外大熊猫血缘。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野化培训,“八喜”与“映雪”不仅生长发育良好,而且跟随母亲掌握了野外生存技能和逃生本领。经过专家严格论证,它们在生境选择、觅食、种内种间识别、躲避天敌等行为方面已具备野外生存能力,达到预期培训目标,因此被建议放归自然,以壮大熊猫野外小种群。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春良表示,将人工圈养的野生动物经过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是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关键手段。自2006年起,已有7只人工繁育的大熊猫被陆续放归野外。去年10月,“华妍”与“张梦”成功放归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球首次尝试放归的两只雌性大熊猫,目前它们状况良好。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谈到,在第四次全国大熊猫普查中,共发现3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其中22个种群的大熊猫数量小于30只。人工繁殖的大熊猫通过野化培训回归自然后,对改善野外小种群血缘、降低小种群的灭绝风险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全国大熊猫圈养种群已达518只,为复壮大熊猫野生种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放归活动不仅是对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一次重要推动,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诠释。让我们共同期待,“八喜”与“映雪”在自然的怀抱中茁壮成长,为复壮大熊猫的野生种群做出积极贡献。(李书简 袁秋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