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眼病切忌乱用药 恐致失明
春秋季节,过敏来袭:眼睛的呵护至关重要
春秋两季,随着万物复苏,花粉、柳絮等致敏原也开始在空气中弥漫,使许多人陷入花粉过敏的困扰。皮肤过敏、鼻子过敏,甚至连眼睛都受到波及。清明小长假过后,眼科门诊中眼睛过敏的患者明显增多,有时一天达十余次。专家提醒,易过敏季节里,易过敏的人群应尽可能远离过敏原,减少与过敏源的接触时间,并在发病时及时就医。
除了皮肤和呼吸道这些“敏感部位”,暴露在外的眼结膜同样容易受到空气中各种刺激物的影响。这个季节里,眼科门诊中眼睛过敏的患者占到了眼科病人的半数以上。过敏性眼病大致分为两类:过敏性结膜炎和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前者在春秋季节加重,占眼部过敏性疾病的约半数,主要表现为眼痒、流泪、红肿等症状;后者则多在春季发生或加重,常见于青少年,症状包括眼睛奇痒难耐、多量黏丝样分泌物等,严重时可能影响视力。
引起眼睛过敏的致敏原众多,其中花粉、柳絮、湿冷空气、尘螨以及动物毛发等都是常见的致敏原。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常用的香水、化妆品、药物以及佩戴的隐形眼镜的护理液等也有可能成为致敏原。当这些致敏原不慎进入眼睛,可能导致眼结膜肥大细胞释放出致敏因子,引发过敏性结膜炎。
为了减轻症状并避免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脱离致敏原。患者应注意清除房间内的破布和毛毯、保持床上卫生、消灭房间虫螨,并在花粉传播季节避免接触草地和树花等。更换优质的接触镜与护理液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虽然许多大医院可以进行致敏原筛查,但大多数过敏性结膜炎的致敏原并不容易查出,这也是为什么过敏性结膜炎容易反复发作的原因。
临床治疗多采用局部滴用抗过敏类眼药水的方法,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根治。专家提醒,当眼睛出现过敏症状时,患者应避免用手揉眼,因为未清洁的手部皮肤可能沾着致敏原,导致症状恶化。患者也不应自行到药店购买眼药水使用,尤其是抗生素眼药水和类固醇类眼药水,因为这些药物可能无法缓解过敏症状,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导致眼睛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几率,甚至造成眼压上升、引发青光眼等严重损害。
专家强调,眼睛出现过敏症状时,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千万不要图方便自己乱用药,以免酿成悲剧。保护眼睛,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让我们共同呵护心灵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