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高观国 菩萨蛮高观国何须

牛皮癣 2025-08-20 16:33牛皮癣www.pifubingw.cn

《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南宋月夜的情感交响

高观国的《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不仅是南宋时期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咏月词,更是一部展现词人情感转变的细腻之作。该词以其对月夜景象的细致刻画,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令人陶醉其中。

一、词作呈现

何须急管吹云暝,月亮迫不急待地冲破云层,露出灿烂的金饼。高寒的夜空,月光皎洁如镜。词人却感叹今夕不登楼,一年的时光又将逝去,错过了中秋的最佳赏月时刻。在桂花的香气中,我们感受到冷雾的气息,西风中梧叶的影子摇曳。客醉倚河桥,月光清光洒落,愁绪如箫声般悠长。

二、内容赏析

上片展现了词人对于月亮的急切期盼。“何须急管吹云暝”反问中透露出人们对月亮的渴望,暗讽驱散云层的幼稚举动,反衬出词人内心的期盼。“金饼”喻指明月,月光璀璨流动之美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随着“今夕不登楼”二句的强调,中秋赏月的珍贵性凸显出来,隐含了时光易逝的深沉感慨。

下片则展现了词人赏月的孤愁。通过嗅觉与触觉的叠加,桂花香雾冷营造出清冷的意境。游子身份的词人醉倚河桥,孤独的形象与团圆的月色形成鲜明反差。末句以箫声寄托离愁,月光与音乐交融,营造出余韵悠长的艺术效果。

三.艺术特色

高观国的这首词艺术特色鲜明。在意象选择上,紧扣中秋月夜,典型意象如“金饼”“桂花”“梧叶”“玉箫”等,营造出画面感极强的艺术效果。情感层次丰富,从待月的欢欣到赏月的孤愁,情感递进自然。语言风格精炼,用词精准传达氛围。

四、相关词作

除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菩萨蛮》外,高观国还创作了多首风格各异的《菩萨蛮》。如《春风吹绿湖边草》以清新蕴藉的笔触重温旧梦;《玉阑秋色知谁主》则展现了秋日感怀的凄婉含蓄。

五、背景与评价

此词创作于南宋偏安时期,词人通过“客醉”之愁暗含家国飘零之叹。张炎评价其词“格律不侔,句法挺异”,而这首《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正是其“清新之意”的代表。通过对月夜景象的细腻刻画,词人将情感转变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南宋词坛的瑰宝。

《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中秋咏月词。高观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由欢欣到愁绪的情感转变,令人陶醉其中。

上一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2021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