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定玖月小南风抄袭
经过法院的仔细审理与裁定,以下是关于一起文学侵权案件的一审与二审判决的详细报道。
一、一审判决(2024年6月28日)
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一审判决中,对于玖月所著的《小南风》与祖占的《越过时间拥抱你》进行了深入剖析。法院认定两者在情节构思和人物设定上“构成实质性近似”,侵犯了祖占的著作权。判决玖月及其出版社停止出版和发行《小南风》,并赔偿祖占13万元,其中包括10万元的经济损失和3万元的合理开支。
在详细审视两部作品后,法院发现它们在核心情节上存在高度相似,例如人物关系的构建、关键冲突的展开等。法院认为这些相似的表达已经超出了巧合的范围,构成了实质性的侵权。
对于这一判决,祖占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案是“反剽窃基金”首个成功帮扶的案例。而玖月则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她认为法院对“相似情节”的认定存在“思想与表达的混淆”,并宣布将提起上诉,同时要求公开庭审录像。
二、二审改判(2025年4月15日)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二审判决,推翻了此前的一审判决。二审法院认定《小南风》并不构成侵权,指责一审对“实质性相似”的认定过于宽泛,违背了著作权法中的“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二审法院强调,一审将作品中的“思想层面的概括”误判为独创性表达,这是不正确的。
这一案件成为了网络文学领域“融梗”争议的典型案例,引发了公众对于“抄袭”法律界定标准的广泛讨论。由于赔偿金额(13万元)与《小南风》改编剧《微暗之火》的收益之间的对比,也引发了对于侵权成本过低的质疑。
三、法律争议焦点
关于此案的法律争议焦点主要在于判定标准和行业启示。在判定标准方面,著作权侵权需满足“接触+实质性相似”,但思想(如普适性情节)不受保护,只有独创性表达(如具体情节设计)才可能构成侵权。
至于行业启示,二审的改判提示我们,法律需要在保护原创与创作自由之间找到平衡,避免过度扩大“抄袭”的认定范围。目前(2025年5月),二审判决已经生效,《小南风》已经恢复了合法的传播。
这一案件的起伏转折,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法律的公正,也让我们对文学创作的边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希望未来,我们的文学创作能在法律的护航下,更加繁荣和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