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肿痛预示什么病症
摘要:耳病肿痛,病因多端,需细辨阴阳虚实。因肝胆风火而致者,宜和解;因忿怒抑郁而致者,宜疏肝理气;因肾阳虚而致者,宜扶阳祛阴;因肾水虚而邪火上攻者,宜滋阴降火。更有内伤日久、元阳久虚之证,需大剂回阳,不可迟缓。耳病肿痛之治,虽多法并行,然皆不离少阳之气机升降之变。养生之道,不在老幼,越早走上养生之路,受益越多。
耳病肿痛详解:
耳病肿痛是常见病症,其成因错综复杂。常见原因包括肝胆风火、忿怒抑郁、肾阳虚和肾水虚邪火上攻等。针对这些不同的成因,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因肝胆风火引起的耳病肿痛,治疗应以和解为主,宜采用小柴胡汤倍柴、芩,辅以麦芽、香附等药物。对于因忿怒抑郁引起的耳病肿痛,治疗应疏肝理气,如使用生地四物汤加倍的柴胡、青皮、麦芽、香附等药物。对于肾阳虚引起的耳病肿痛,治疗应扶阳祛阴,如封髓丹倍砂仁加安桂、吴萸等药物。而对于肾水虚邪火上攻引起的耳病肿痛,则应滋阴降火,采用六味地黄汤加龟板、五味、白芍等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因内伤日久、元阳久虚引起的耳病肿痛,病情严重,需用大剂回阳治疗,不可迟缓。对于这种病情,不仅耳病需如此治疗,其他周身关窍、百节地面或疮或痛,也皆宜采用类似的治疗方法。
耳部左右皆属少阳,一旦出现耳病肿痛,很多人会想到用小柴胡汤治疗。但实际上,耳病的成因复杂,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虽然都治疗少阳耳病,但应根据具体的阴阳虚实进行辨证施治。
近年来,市面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不问虚实,不辨内外,一味使用人参败毒散加大力、连翘、银花、蒲公英等药物外敷。这种方法对于外感风热闭塞的耳病有效,但对于内伤阴阳大虚、元气外越的耳病则可能产生严重危害。
耳鸣耳聋的辨治也不离阴阳两法。对于不同的成因如肾阳久亏、外感时气、痰火上升等,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养生之道关乎每个人,无论老幼,都应注重。只有细心研究、深入了解,才能为身体的健康保驾护航。[[编辑推荐]中医养生常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养生的知识请进一步中医养生领域。推荐阅读关于房事过度如何食补、女人如何通过花粥养容颜以及痛风的饮食原则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