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发现新毒株全球评估风险低
新冠病毒变异株XBB.1.16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变异株属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重组毒株家族,是XBB家族的新成员,由两个不同子系的混合体演化而来。它在不久前被报告,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需要监测的变异株”。
被称为“大角星”的XBB.1.16在印度首先被大量报道,病例以轻症为主。该变异株已在其他多个国家被发现,包括新加坡、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世卫组织近期将其列为“值得关注的变异株”。
关于这一变异株的传染性,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专家表示,与之前的变异株相比,XBB.1.16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上的突变数量并不多。根据美国相关机构的数据,该变异株在新确诊的新冠感染病例中所占比例正在上升,并且正在逐步取代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变异株XBB.1.5。它的传播增加似乎与其具有免疫逃逸能力有关,但并不致命。
除了传染性增加之外,专家们普遍认为,到目前为止,XBB.1.16与其他变异株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不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针对它的疫苗效果也不会有所不同。世卫组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这一变异株没有“额外的公共卫生风险”。虽然某些特性使它更能有效逃避免疫反应,但在病毒传播的国家或地区,没有报告致病严重程度的改变。
关于症状,世卫组织的官员指出,XBB.1.16感染性似乎没有早期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强。“红眼病”作为一种可能的新冠感染症状也被报道过,但这并非是一种全新的症状。尽管在一些患者身上观察到了这一症状,但专家们警告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它是否与XBB.1.16有关。
至于XBB.1.16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流行,世卫组织的描述是,该变异株的生长优势只是“适度的”。尽管它在世界各地逐渐增加,但仍不清楚其突变在推动增长中的确切作用。与此新冠感染的整体趋势仍在继续下降,但仍需保持警惕,因为前两年每到夏季都会出现感染高峰。目前,人们还在等待这一病毒是否会形成明确的季节性模式。
虽然XBB.1.16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专家们都认为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它会带来更大的公共卫生风险。继续监测和研究这一变异株仍然是必要的,以了解它的特性和如何应对它。张佳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