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样如何保障规范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讯,记者董瑞丰和徐鹏航共同报道,核酸检测,这一科学有效的疫情发现手段,其采样环节的规范性对检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核酸采样人员需要哪些资质?志愿者如何接受培训?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专家们近日给出了明确回应。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核酸采样人员需要具备卫生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这些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和医技人员等,他们必须经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严格培训,通过考核后方可从事核酸采样工作。郭燕红表示,通过系统的培训,采样人员将熟练掌握鼻咽、口咽拭子的采样技巧,同时确保个人防护和生物安全要求的落实,从而确保采样的质量。
随着北京市近期公开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如何保障志愿者的采样规范性和准确性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昂给出了详细的解答。他表示,志愿者的招募主要针对具有医学背景的人员,如退休医务人员、零售药店的执业药师以及学校校医等。
为确保志愿者的采样规范性和准确性,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李昂介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委托行业协会制定了全面的志愿者培训课件、教学视频、理论知识考核题库和实操考核打分表及标准。培训采用市区两级相结合的方式,由行业协会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培训师资力量和全市志愿者。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完成培训的志愿者需通过理论和实操的考核,方可正式成为北京市的核酸采样志愿者,并被编入北京市核酸采样应急储备人员库。据了解,截至6月9日,北京市已完成资质审核的人数超过1.7万,成功培训合格的人数达到3028人,其中786人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这一系列的措施不仅展现了北京市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对采样人员及志愿者专业性的严格要求。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从核酸采样的规范性到检测的质量,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而这些具备专业资质、经过严格培训的核酸采样人员及志愿者,无疑是这场战斗中的重要一环。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