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食物七大类!饮食轮替法避免过敏
食物的奥秘中隐藏着让人过敏的元凶,这些过敏原如同潜伏的敌人,悄无声息地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有些人会对花生、坚果等过敏,有些人则会对海鲜、乳制品等产生不适。这些日常饮食中的过敏原,像是一颗颗定时,刺激人体内抗体展开防御攻势,引发发炎、疼痛等症状,甚至影响生殖和肝脏器官的健康。
医师指出,食物过敏的来源既有先天性也有后天性。先天性的过敏是由于人体内的IgE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刺激肥大细胞发布组织胺,迅速引发过敏现象。对于这类过敏,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永远隔离过敏性食物。而后天性过敏则多以IgG抗体为主,因食材方便取得,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过量摄食,造成身体慢性发炎,等到抗体抵抗力达到临界点才有明显的过敏症状。
目前,我们可以通过食物过敏检测来了解自己对哪些食物产生了先天或后天性过敏。常见的过敏性食物被分为七大类,包括乳制品、海鲜蛋类、蔬菜、水果、谷和坚果类、咖啡和茶以及辛香料。
在门诊中接受过敏原测试的案例中,发现牛奶是最常引起国人过敏的食物,占比高达30%,其次是蛋和面粉。这让人们不得不警惕那些潜伏在日常食物中的过敏原。
对于后天性食物过敏,起因于慢性累积,只要不过量摄取,就不需完全忌口。医师建议采用“饮食轮替法”,先通过过敏原测试确认该食物对人体的过敏程度,然后依据不同的过敏反应程度进行禁食。对于体内IgG抗体恢复正常值后,可以依照体内消化与代谢食物的速度和时间,以一定的周期轮换食材,避免重复和过量。
王桂良医师指出,70%的身体过敏反应源自于肠道免疫功能出问题。肠道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一旦内部环境不佳,就无法完全消化食物,容易引起发炎现象。这时,坏菌随着血液循环攻击身体其他抵抗力差的部位,导致过敏。为了维护肠道健康,降低过敏反应,我们可以适度服用消化酵素使消化更完全,补充Omega-3抑制肠道发炎现象,摄食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种平衡。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哪些食物可能引起过敏,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享受美食的避免遭受过敏的困扰。此文由网友『犹记初见』投递本站,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