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培训
山东省教师发展体系: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的全方位培育
一、高等教育教师发展体系的深耕细作
山东理工大学精心构建了“三段一线”的培训体系,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了从一周到一年的小阶段培训,旨在夯实教学基础。对于在职教师,学校以更为长远的视野,设定了三年至五年的教学研究深化周期,并每年选拔百名教师参与超过半年的实践锻炼,以加速学术成果的转化。
二、职业教育的教师能力提升之路
德州市以“强师赋能,提质培优”为指针,全年不停歇地对中职教师展开培训,构建了从青年教师到名师的梯级培养模式。通过省级以上教学比赛获奖教师的课堂展示,树立了全市中职教师的典型榜样,实现了技术与理念的双重提升。
三、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蓝图
在基础教育的领域,山东大学的实验学校依托其集团优势,为新教师提供了全面的职业发展规划培训。借助新技术如ChatGPT等,推动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设计者的角色转变。实验小学则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实践,深化教师对课程设计的反思,提升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四、技术与教研的融合
山东省走在前列的教研模式体现在整合教研与培训资源上,通过任务单设计和学科融合项目等实践,让教师在实践中深化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在高校和职业教育领域,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模式被广泛采用,既扩大了培训的覆盖面,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五、课程思政与学科的紧密融合
山东理工大学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研究的全流程,建立了由教学名师、课程负责人和思政教师组成的团队,明确指导二级学院的教学实践。在高中阶段,结合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创新劳动教育课程,通过技术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推动教育向个性化发展。
山东省在教师培训领域展现出了分层的培训设计、模式的创新以及技术的巧妙应用,覆盖了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全链条,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