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智慧更便捷(人民时评)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显著加快,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点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红绿灯能够实时感知车流量并自动优化配时,门禁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供水系统实时监测水质,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持。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安全韧性的必然要求。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地下管网能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时监测各种风险因素,那么城市管理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
智慧城市的推进,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提升。智慧停车、线上问诊、智慧公园以及多事合一服务,都是智慧城市建设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路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智慧出行、智慧社区、智慧建造等,涉及产业面广、产业链条长,有助于带动新技术应用、新产业集聚,推动新业态形成、新消费提升。近年来,住建部和工信部联合多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打造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具备有力的技术支撑。千兆光网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5G基站建成开通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我们也必须正视其中的难点和挑战,如如何实现数据的融合共享,避免平台重复建设;如何整合与市场资源,推动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等。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理顺工作机制。
最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数据赋能、技术赋能,构建“城市大脑”,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有智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智慧城市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