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门店被曝售卖过期水果
一、触目惊心的违规行为及真实案例
百果园,这个曾经享有盛誉的水果连锁品牌,近年来却频频被曝出令人震惊的违规行为。让我们深入了解其中的主要违规行为及其具体案例。
1. 腐烂水果的“神奇”变身
部分门店竟然将严重腐烂的苹果、橙子、蜜瓜等水果的变质部分切除后,重新包装成果切拼盘,以高达18元/盒的价格出售。店员甚至自豪地称此为“化腐朽为神奇”,并声称“烂一点根本没事”。更令人震惊的是,2024年3月,武汉某门店被曝光使用腐烂的火龙果和蜜瓜制作高价果切,店员竟鼓励员工试吃以证明其“安全性”。
2. 隔夜水果的欺骗
许多消费者可能不知道,他们购买的所谓“当天新鲜水果”,其实是门店将当日未售出的水果冷藏后次日继续售卖的。例如,榴莲肉因隔夜存放已变形并留有指纹,但仍被重新包装后销售。2022年,成都、武汉的门店被曝光长期藏匿隔夜水果以躲避总部检查,部分水果存放超一个月仍然上架销售。
3. 过期水果的冒险处理
更令人担忧的是,门店对于过期的水果处理不当。例如,保质期仅两天的红树莓过期四天后仍被要求“当日必须售完”。而蜜凰冰糖梨等单品在多地门店存在过期销售现象,店员甚至称“放一个半月没事,有的门店放两三个月还在卖”。
二、涉事门店的反应及处罚决定
面对这些严重的违规行为,公司和消费者都做出了强烈的反应。
1. 公司的整改措施
公司对涉事门店采取了整顿措施,责令加盟商对员工进行停职再教育,并通过强化监控来管理操作区。在2024年3月事件曝光后,官方表示将处以最高10万元罚款,并承诺加强食品安全管控。
2. 消费者与专家的质疑
消费者对此表示强烈质疑,纷纷反映食用后出现腹泻等不适,质疑百果园的品质管理。专家指出,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等法规,涉及虚假宣传和食品安全风险。
三、长期问题及其对行业的深远影响
百果园并非首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早在2022年5月,就曾因变质水果做果切、发霉苹果未下架等行为致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这类乱象暴露了加盟模式下总部监管的乏力,门店为降低成本不惜牺牲品质,最终损害了品牌口碑。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3月,百果园未再公开披露类似事件的新进展,但其2024年业绩因关店近千家、亏损超3.5亿元而陷入危机。这一事件对水果零售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行业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管理的深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