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自来水能不能用来做饭
近日,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篇引人关注的话题:“自来水煮饭真相介绍:危害还是安全?”的帖子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传闻称,自来水中含有的氯元素会对人体造成重大损害,包括刺激眼、鼻、喉以及上呼吸道等,甚至可能致癌。更令人担忧的是,氯元素会破坏谷物和蔬菜中的营养成分,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跟随整形网小编的脚步,深入了解生活中的常识:自来水究竟能否用于烹饪。
关于自来水的安全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何丽研究员给出了专业的解答。她指出,上述传闻所描述的自来水中余氯的负面影响被夸大了。目前,我国的自来水消毒主要采用的是氯化法,这一方法具有消毒效果好和成本较低的优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人体对氯的耐受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15毫克。即使假设这些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自来水中氯的允许含量也设定为每升5毫克。根据我国的相关标准,出厂水的余氯含量最低不能低于0.05毫克/升,最高上限为4毫克/升。据了解,北京各自来水厂的出厂水余氯含量在0.4毫克/升至0.8毫克/升之间,经过管网的输送,到达用户家中时余氯含量会有所下降。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将余氯确定为人类致癌物。总体来说,我们饮用水中余氯的含量非常低,而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出厂的自来水中都需要保留一定量的余氯,以抑制细菌的再次滋生。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余氯可能会破坏粮食中的维生素B1,但损失一般较小。更重要的是,就算自来水中有余氯存在,但在蒸煮食物的过程中,大部分余氯会分解成氯离子、氯酸根和氧气。其中,前两者不会蒸发,而氧气也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关于“氯会包覆在食物上”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自来水能否用来做饭”已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衷心希望每位读者的身体都能健康,生活得更加愉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生活常识,了解各种信息的真实面貌,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