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司机酒驾,一车人都挨罚
在日本,酒后驾驶被视为一种极其严重的违法行为,民众对此普遍持有一种坚决的态度:“必须严惩不贷”。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使得许多人在驾车时自觉远离酒精。总有一些人因种种原因难以抵抗酒精的诱惑,犯下酒后驾车的错误。
对于这些酒后驾车的“犯戒”者,日本法律体系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连带承担责任。这一制度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只针对驾驶员的处罚方式,将责任扩展到了车内的每一位成员。这一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不仅驾驶员要为酒后驾车负责,明知驾驶员饮酒仍允许其开车甚至一同乘车的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在爱知县一宫市曾发生了一起典型的酒驾案例。在这起案件中,一辆小轿车的驾驶员因酒后驾车被查处。除了驾驶员外,车上还有5名乘客。经过检测,驾驶员的酒精含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标准。除了对驾驶员进行了罚款外,车主因其明知司机饮酒却仍让其开车被罚款30万日元。而车上的其他四名乘客也因明知司机饮酒却未加以制止,每人被罚款20万日元。这起案件的罚款总额高达1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万元。
日本的酒驾处罚标准极为严格。只要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30mg/100ml,就会被视为酒驾。这一标准相当苛刻,因为即使只是喝下一瓶啤酒,也有可能达到这一标准。如果酒精含量超过50mg/100ml,驾驶员将面临两年以下的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等处罚,并且还会追究向驾驶员提供酒精饮料的人的责任。对于多次醉酒驾驶的违法行为,处罚更为严厉,将面临更长时间的监禁。
日本《道路交通法》对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惩罚措施。如果驾驶员因醉酒驾车导致人员伤亡,将被当场吊销,且10年内不得重新核发。这一严格的规定旨在保护公众的安全,防止酒后驾驶带来的危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明确将酒驾定为犯罪。随后,不断加强对酒驾的打击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处罚标准。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酒后驾驶的发生,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生命时报》 (2023-05-31 第A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