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择钙剂 避开补钙误区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许多人会选择食用保健品来补钙。但实际上,只要我们做好日常的饮食搭配,从食物中摄取的钙质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那么,关于如何补钙,我们又应该了解哪些知识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
对于补钙的时间问题,如果有缺钙的情况,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钙。当钙质水平恢复正常后,日常可以通过食物进行补充。如果日常摄入的钙质无法达到推荐量,那么可能需要通过药物来补充,同时还需要配合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钙剂产品,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主要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不同的钙剂含钙量不同。例如,葡萄糖酸钙的含钙量为9%,而碳酸钙则高达40%。在选择钙剂时,我们需要关注其含钙量。
溶解度是一个关键因素。一些难以溶解的钙剂,通过加入酸性物质可以调节其酸碱度,从而提高其溶解度。溶解是吸收的前提,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溶解度高的钙剂。
吸收率、口感和价格也是我们选择钙剂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吸收率高的钙剂能更好地为我们补充钙质。儿童喜欢的口味会使补钙过程更加顺利。而价格方面,我们需要计算获得同量的钙所需花费的金额,即所谓的“钙价比”。
在补钙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避免一些误区。例如,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可以补钙,其实骨头中的钙是不会通过煮溶的。如果家长想为孩子补充钙质,可以选择一些小鱼、小虾,清洗后油内氽,连骨带肉嚼碎吃。只补充钙而不补充维生素D也是无效的。因为只有在维生素D的作用下,钙才能从肠道中吸收进入体内并沉积于骨骼。钙与其他二价的金属元素(如铁、锌)在同一时间进入体内可能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吸收。如果需要同时补充这些元素,可以相隔3小时服用。
补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只要我们做好日常的饮食搭配,就可以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钙质。而在选择钙剂时,也需要我们理性选择,避免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