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概述
一、分类与概述
本病可分为非特异性、前列腺活检或TUR(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型、特异性和继发于全身性肉芽肿病的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最为常见,但其发病机理复杂且尚未完全明了。这可能是一种前列腺对局部致病因素的过敏反应或强烈的肉芽肿性反应。
二、临床表现与症状分析
大多数患者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多数呈现刺激性排尿症状或梗阻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任何不适,但在确诊前,他们中的大约71%曾经历过近期的急性下尿路感染和寒颤高热,表现为急性膀胱炎或前列腺炎。可能并发急性尿潴留,一般持续3至4周。肉眼血尿虽少见,但镜下血尿更为普遍。腰骶、膀胱区、腹股沟及会阴等处可能会出现胀痛不适。
三、病理学特征与诊断
在病理学上,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肉芽肿通常是非干酪性的,较小但数量较多,可弥漫分布于整个切片,涉及多个前列腺小叶。其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包括上皮样组织细胞或大量的泡沫样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呈结节状集聚,可能伴随浆细胞和淋巴细胞。而继发于TUR或活检的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则更为常见,其典型特征为风湿样的肉芽肿。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多与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有关,其中结核杆菌最为常见。若在肉芽肿内找到抗酸杆菌,即可获得特异性诊断。
四、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局部理疗和手术等。根据病因,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抗组织胺、抗结核、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对于伴有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以及继发于特异性感染的肉芽肿性前列腺炎,需要接受抗感染治疗,疗程通常为2至4周。对于患有哮喘或过敏的患者,还需要联合使用抗组织胺并进行对症治疗。除非出现严重的尿路梗阻,否则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大多数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会自发缓解,对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患者,仅需密切随访。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前列腺可能会遗有硬结,需要定期检查和注意,以防出现磷肌酸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