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为研究将白鼠剃光供蚊子吸血
蚊子的世界:从困扰到实验室的奇妙之旅
夏天的夜晚,蚊子如影随形,它们的嗡嗡声成为夜晚的“主题曲”,时常打断我们的美梦。在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蚊虫饲养室里,蚊子们过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那里,它们仿佛置身于天堂,没有人会去打扰它们,甚至有着光溜溜的白鼠供它们吸血。
走进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斌教授的实验室,你会发现这里有三道严密的防线,仿佛蚊子的堡垒,确保它们不会飞出来。实际上,实验室内的设计充满了对蚊子的关怀与尊重。从走廊到风幕机的强劲风力,再到专门的实验室,一切都显示出对蚊子的精心照料。
在这里,蚊子不愁吃喝。葡萄糖水棉球为它们提供甜美的饮品,而小白鼠则为它们提供丰富的血餐。每天的一小时吸血时间,是蚊子们最享受的时刻。小白鼠被固定好,露出肚皮,方便蚊子们享用美食。而为了确保蚊子的饮食均衡,它们还有轮流换班吸血的制度。
这个实验室不仅仅是蚊子的乐园,更是它们的温室。一年四季,空调24小时不停运转,保持27摄氏度的恒温环境。为了提供足够的湿度,室内摆放了水盆和加湿器。当湿度不足时,加湿器会自动运作,确保蚊子的生活环境始终完美。
在这里,蚊子的一生被细致观察和研究。从芝麻大小的卵块孵化出100多个蚊子幼虫,经过四次蜕皮变成蚊蛹,再到羽化成蚊,新生蚊子在翅膀硬之前无法起飞。整个生命周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除此之外,陈教授还展示了蚊子中的巨无霸来自云南的巨蚊。这些蚊子的个头是普通蚊子的10倍,它们并不喜欢吸血,而是捕捉其他小蚊子为食。成年巨蚊白日飞翔,以花蜜为生,发出的声音就像空中玩具飞机开过。由于巨蚊采回来的数量有限,工作人员在拍照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一阵风吹来,标本就会残缺不全。这些巨蚊因为喜欢吃小蚊子而不喜欢咬人,因此成为了以蚊灭蚊的好帮手。
让我以一段生动的文字开始我们的旅程。原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我则要将其重新串联,打造成一条熠熠生辉的项链。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我都将仔细揣摩,确保它们在新的篇章中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我将融入丰富的文体元素,让内容更加多样化和有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这些文体形式将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魅力的文本世界。我相信,这样的文章将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