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医师骗保将丢饭碗 将建立医疗信用档案
济南市医疗机构建立医疗信用档案,医保医师违规将丧失服务资格
近日,在济南市社保局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济南市正在构建一项全新的医疗信用档案制度。这一制度不仅针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还包括为参保人员提供服务的医保医师。此举旨在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公众利益。
济南市已经建立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的卫生信用档案,并对2011年度的相关考核评价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市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包括102家一级以上医保定点综合医院和111家未定级的门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将纳入这一档案制度。所有为参保人员提供服务的、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也将全部建立信用档案。
这一卫生信用档案制度,将为医保管理机构、卫生行政部门提供评价定点医疗机构的重要依据,为社会公众的监督提供信息。信用档案将客观、公正地记录评价定点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促进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
济南市社保局将负责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信用档案的考核评价工作。考核标准严格,依据省人社厅、卫生厅联合制定的《山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卫生信用档案考核评价标准》以及《山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执业医师违规记录考核细则》进行。
定点医疗机构若出现考核标准中规定的“一票否决”项,将取消评级资格;医保医师若出现骗保等行为,将被取消为参保人员服务的资格。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布,方便市民在看病就医时参考,也为公众监督提供明确依据。
这一制度的实施,无疑为济南市医疗保障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能有效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更是对公众利益的有力保障。期待这一制度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更多地区的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