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被性侵创伤不亚于女童 远离性侵犯
近日,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一名年仅7岁的男童,竟然遭到老师的性侵长达半年,最终染上了性病。这一事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儿童性教育这个敏感而重要的话题。
在深入这一事件背后的问题时,性教育专家方刚强调,性侵犯的受害者不分男女,他们所承受的身心创伤同样深重。针对这起“7岁男童遭老师性侵半年染性病”的事件,方刚表示,性侵犯并不只是男性对女性的侵犯,同样可以发生在男性之间,甚至涉及到未成年人。一些人的性欲望超乎寻常,甚至指向未成年的孩童,这位老师正是其中的一例。这种严重的侵权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除了法律的制裁,我们还必须正视另一个问题: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男性遭受性侵犯的情况往往更容易被忽视。对此,法律界存在空白和空缺。对此,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对孩子的性教育,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胡萍老师,中国儿童性教育领域的专家,指出性侵犯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的心理创伤同样不可忽视。她强调,要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必须科学地进行性教育,让孩子了解何为性侵犯。像认识手指、脚趾一样去认识自己的性器官,知道哪些行为是越界的。还要告诉孩子们一些重要的自我保护原则: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允许任何人触碰;对于任何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行为要立刻反抗;如果有人试图让你保守秘密并让你感到不安,一定要告诉父母。
专家提醒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无论是上学、参加兴趣班还是夏令营,都要对孩子的活动背景有所了解。如果孩子突然变得不愿意上学、不爱说话,要耐心沟通了解原因。学校也应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和管理,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和门卫制度。一旦发生孩子遭受性侵的情况,务必第一时间报警并保存相关证据。
近来频频发生的教师性侵学生的案件令人震惊。从海南万宁小学校长到安徽潜山的小学校长,再到被曝出的外籍教师性侵儿童的案件,这些事件都在拷问着教师的职业道德。专家认为,教师队伍应该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对失职的教育部门领导要进行问责。对学生进行文明常识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分清是非界限并学会自我保护。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