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汪顺清
汪顺清,砚艺巨匠砚君,于1974年诞生于江西婺源的文房四宝之地。他如今被誉为中国的制砚艺术大师,同时也是歙砚制作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肩负重任的他,担任了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及婺源歙砚协会会长。汪顺清的艺术生涯与制砚技艺独具一格,闪耀着创新与传统交融的光芒。
一、艺术风格之独特与创新
砚君汪顺清,独创了以山水画意境入砚的雕刻技法。他深谙砚石天然纹理与形状之美,巧妙地将中国山水神韵融入创作中。他的代表作《春江晚晴》《溪山行旅》等,以细腻的刀法和诗意的构图著称,呈现出自然、古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作为歙砚现代山水派及龙尾砚子石雕刻的创始人,突破了传统题材的局限,开创了镂空山水砚雕的新范式,成功推动歙砚从实用器皿向艺术珍品的转型。
二、从艺之路之坎坷与辉煌
汪顺清的从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年,他以采石工的身份入行,首次尝试销售自制砚台时曾在黄山遭遇冷遇。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他转型创作山水题材,其作品在二次面世时即被抢购一空,从此确定了他的创作方向。他的荣誉等身,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国家级奖项20余项,作品更是被权威著作收录。他创办了“砚君楼艺术馆”及“顺清艺术馆”,培养了50余名弟子,其中13人成为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他被誉为“全国能工巧匠”,“江西省工艺美术家”等称号。
三、行业贡献之卓越与深远
汪顺清在砚艺行业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主张“因材施艺”,强调砚雕需兼具材料特性与审美创新,其理论与实践为歙砚技艺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近年来,他积极参与非遗推广活动,如2024年的四川夹江“传统纸砚制作技艺传承发展交流活动”,为推动跨地域工艺对话献上了自己的力量。
汪顺清,以刀为笔,以砚为纸,将自然的灵性与人文的哲思融入每一方砚石。他不仅延续了歙砚千年的文脉,更为传统工艺注入了当代的生命力。他的每一方砚作,都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高度融合,都是对制砚技艺的极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