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40筛检…胖子 大肠癌爱你
大肠癌与饮食因素紧密相连,但的研究发现,腰围粗大和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偏低的人群,罹患大肠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医师特别提醒,对于有家族大肠癌史的民众,更应在四十岁开始就定期进行大肠筛查。这一重要信息在消化系联合学术演讲年会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卫生署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大肠癌患者数量首次超过了肝癌。高雄长庚胃肠肝胆科医师周业彬等人对大肠直肠癌的危险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通过健康检查发现的大肠癌患者中,男性占到了七成。这些男性患者通常腰围较粗,且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
除了腰围和胆固醇水平,肥胖也被认为是引发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台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吴明贤指出,肥胖除了可能引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外,还与大肠癌风险增加有关。他建议民众将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二十五以下,并调整饮食习惯,减少红肉摄入,增加蔬果的摄入量。
年龄也是大肠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罗东博爱医院大肠直肠外科医师徐伟伦等人分析了近一千五百名接受健康检查的民众数据,通过粪便潜血检查和大肠内镜确诊的病例中,四十岁至四十九岁的民众中就有一例是大肠癌患者,并有数例属于高危险息肉。所谓的高危险息肉指的是息肉数量超过三颗、大小超过一公分,或者经过病理检查发现有绒毛成分或严重分化不良。建议民众在四十岁之后最好定期进行大肠筛查。
除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的区分外,对于大肠癌的早期检测与预防也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台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邱瀚模指出,对于肿瘤性息肉,如果大小超过零点五公分应考虑切除。由于恶性非隆起型的大肠直肠腺瘤检查较为困难,病人在检查前应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
预防大肠癌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腰围和体重、定期进行大肠筛检等。对于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提前进行筛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由网友『红衣一袭』,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