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与孩子沟通吗
随着暑期渐渐来临,我们面临着暑期作业、课外辅导和艺术培训的种种安排,这些似乎已经成为了暑假的主旋律。如何让孩子的思想在这个假期里得到真正的成长,成为了家长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暑期作业”。
近期,湖北省一名15岁的中学生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倡议利用暑假和父母好好谈心。这个倡议让沟通问题成为了焦点。因为平时的生活节奏紧张,家长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学习,两者都缺乏真正交流的时间。每一个周末成为了最佳的“交流日”。
在暑假周末的交流日中,我们要以“需要原则”来打造沟通的平台。双方都需要认真准备,思考想要交流的问题,并清晰地记录下来。可以谈谈某一时间段内对对方某些方面的看法,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和生活习惯等。接着,我们需要思考自己希望对方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同时我们也要思考自己目前处于哪个层次的需要,并思考如何满足对方更高一级的需要。这样,沟通才能更加深入、更加有针对性。
除了需要原则外,我们还要用“公平理论”来审视问题的出处。许多家长反映,他们一和孩子沟通就会争吵起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态度,以平等的身份来对待对方。家长应该多倾听孩子的意见,不要一遇到观点不合就否定孩子的思想,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同样地,孩子在与父母沟通时也要注意表达方式和态度。
沟通结束后并不意味着一切就结束了。相反地,它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根据沟通的结果进行反思和改正。如果沟通后双方仍然一切照旧,那么这样的沟通就失去了意义。为了更好地进行沟通,我们可以使用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来审视自己的投入和结果是否平衡。我们也可以尝试把家长和其他家长进行比较,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比值与其他孩子相比是否相同。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的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就需要好好反思并做出改变。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朋友的心态来对待对方,相信通过有效的沟通都可以有一个崭新的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暑假成为孩子思想成长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