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哪些疾病宝宝需住院?
随着季节的转换,气温起伏不定,医院里的婴幼儿患者明显增多。家长们需格外警惕,因为婴幼儿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其中,感染轮状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以及哮喘发作成为幼儿住院最常见的疾病。
秋冬季节是幼儿感染轮状病毒的高发期,约四个住院病童中就有一位是因感染轮状病毒而住院。感染初期,孩子可能会出现呕吐、发烧等症状,随后出现腹泻,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脱水、休克现象,有致死的可能性。家长在照顾这类病童时,最重要的是观察脱水情况,及时补充电解质水,必要时需住院接受治疗。口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宝宝出生后应及时接种轮状病毒口服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除了轮状病毒,细支气管炎也是两岁以下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初期类似感冒症状,随后病毒侵入细支气管导致发炎,孩子可能出现咳嗽、呼吸窘迫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因缺氧而导致嘴唇发紫,甚至呼吸衰竭。家长在照顾患病孩子时,应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食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在季节交替时,忽冷忽热的天气也容易导致小儿哮喘发作。幼儿哮喘主要来自于遗传,只要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就可能引发哮喘。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咳嗽、夜咳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面对这些常见的幼儿疾病,家长在照顾时需格外谨慎。一旦孩子出现脱水、倦怠、无法进食、呼吸困难、胸闷、躁动等症状,应立即送医。平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带孩子出入公共场所,勤洗双手,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病情恶化。
家长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睡相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例如,孩子睡觉时呼吸急促、常常夜醒可能是呼吸道问题的征兆;睡眠质量差、多汗可能与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有关。了解这些常识,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面对季节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家长要保持警觉心,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的疫苗接种和科学的护理方法,我们有望帮助孩子们安然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