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袁宏道天目袁宏道及译文
天目山,深邃幽奇,真是不可言喻的绝美之境。从庄严肃静的山脚至巍峨的山巅,宛如穿越梦幻之境,长达二十余里。
寻常深山幽谷多显荒凉,峭壁削立之处少有人迹。然而天目山却以独特的方式打破了这些常规。她深僻而不荒凉,峭削而多迂曲。她的容貌古朴而不失妍丽,骨骼雄奇而内含玲珑。山高水绕,石峻毛翠,一切都恰到好处。
天目山满山皆是沟壑,流水如飞流直下,仿佛万千匹洁白丝绸,让人惊叹不已,堪称一绝。山石色泽苍润,石骨奇特奥妙,石径曲折回廊,石壁陡峭高耸,每一处都充满神奇与美丽。即使在那幽谷悬岩之处,寺庙也精致非凡,展现出别样的风采。更让人惊奇的是,这里的雷声细微如婴儿般的啼哭,听起来令人心生怜爱。
清晨起来看云,那云朵在绝壑之下翻涌奔腾,白净如绵,宛如大地都被琉璃海洋覆盖。山峰尖顶露出云端,犹如浮萍般飘渺。云的形态变化万千,非常难以捉摸,其景象奇丽无比。只有久居山中的人,才能熟知其形状。而那些巨大的树木,粗大得几乎需要四十人合抱,松树形态如盖,高不过数尺,却价值连城。
这里的头茶香气远胜龙井,竹笋的味道类似绍兴破塘的出品,但更加清远香醇。这些特色让天目山成为江南修行栖隐的圣地。我深感这里是大江以南最理想的隐居之地,让我有了超脱尘世、结庐于此的想法。
宿于幻住庵的次日,晨起观云后登顶,夜宿高峰死关。第三日沿着活埋庵的旧路下山。连日的晴朗天气让僧人们都感到惊奇,纷纷下山相互庆贺。山中四百余僧人礼仪周到,争相劝饭款待。临别时,僧人谦逊地说:“荒山偏僻,恐难入贵客法眼。”我则回应:“天目山与我们有缘,不必过谦,我也不当奉承。”于是大笑而别。这便是天目山的魅力所在袁宏道以生动的语言概括了天目山的七绝特色,展现了明代公安派独抒性灵的文风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