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队破坏植被 针对一些越野车碾压草坪
近年来,越野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广泛关注。多地已经采取了专项整治措施,以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以下是对相关情况的详细报道及应对措施的梳理。
一、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
1. 高寒草甸的悲歌
在四川格聂神山景区,一支越野车队在“格聂之眼”绕圈碾压,使得美丽的高寒草甸遭受严重破坏。这样的破坏需要超过十年的时光才能恢复。涉事车队被要求公开道歉、缴纳植被恢复保证金,并接受了罚款。同样,四川龙头山大断崖也遭受了类似的命运,因越野车碾压导致草皮根系受损,当地已实施封山管控。
2. 草原生态的呻吟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越野车留下的车辙破坏了草原的宁静。这片仅被碾压2.93亩的草原,涉事者被罚款1990.4元,并强制播种草籽。草原的黑土层本就薄,一旦被破坏,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类似的案例在江西景德镇也发生过,“小阿勒泰”草地被碾压出上千平米的车辙,裸露的黄土令人心痛。鄱阳湖湿地的植被也遭受了同样的厄运,当地已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3. 城市绿化带的困境
在城市中,越野车对绿化带的破坏也不容忽视。山东菏泽开展了绿化带违停整治,通过劝离、张贴提示单、设置禁停标志等措施,规范停车行为。
二、法律依据与处罚措施
1. 罚款与修复并行
根据《草原法》第70条,对破坏草原的行为可处草原产值3-9倍的罚款,并限期恢复植被。在内蒙古的案例中,涉事者就是按照这一标准被罚款的。《民法典》也规定了对破坏环境的赔偿标准,需赔偿修复费用或草场价值损失。
2. 多部门联合执法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些地方采取了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方式。比如西藏当雄县多部门联合整治纳木措北岸草场碾压问题,通过设卡检查、动态巡查,有效地遏制了违规行为。
三、防治建议
1. 加强监管:设置禁停标志、检查点,开展动态巡查,严格执法。
2. 社区参与:鼓励群众自发保护生态环境,如纳木湖镇群众自发设置围栏保护草场。
3. 法律宣传:加强对《草原法》《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的宣传,明确禁止性规定,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越野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对脆弱生态系统的长期伤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规范,共同守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大自然的美景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