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牛被禁售 中国红牛还能销售吗
《红牛:商标纷争与禁售背景下的市场沉浮》
一、商标纷争引发的禁售风波
近日,吉林高院2022年的一审判决将中国红牛推至风口浪尖,公司被认定侵犯了泰国天丝的商标权。判决要求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并赔偿金额高达3000万元。而后,湖南、北京等地的法院也相继发布了禁售裁定,线下渠道的相关产品纷纷下架。
二、线上线下的禁售现状
主流电商平台如京东、天猫以及中石油旗下渠道已不见中国红牛的身影。尽管在一些零星的线下超市仍可见其产品的销售,但无疑,禁售的压力已经逐渐显现。红牛品牌的这一困境,无疑对其市场地位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三、中国红牛的回应与市场表现
面对禁售令,中国红牛坚决否认,称相关报道为“网络水军造谣”,并坚称仍在正常进行生产和销售。数据显示,其在2024年的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210.9亿元,同比增长1.3%,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到了2025年,市场监测显示其销量开始下滑,部分渠道开始转向销售泰国天丝授权的红牛产品。
四、争议焦点:商标权与市场竞争
这起纠纷的核心在于商标权的争议。双方对1995年签署的协议期限存在严重分歧(中国红牛主张50年,泰国天丝主张20年)。多年来,中国红牛在多次诉讼中均败诉。泰国天丝也在积极通过授权其他品牌,如“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逐步抢占中国市场。这一战略无疑加剧了市场竞争,也对中国红牛的市场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
五、未来展望
目前,中国红牛在法律层面面临禁售的压力,但实际销售尚未完全终止,部分渠道仍有流通。其长期市场地位可能因商标纠纷和市场竞争加剧而进一步削弱。未来,中国红牛能否翻盘,能否在商标纷争中找到出路,将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这场商标纠纷也无疑给整个饮料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