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品牌称价格算错 将退款230万
一、典型案例剖析
在数字营销的繁荣背后,一些价格标签的失误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让我们回顾一下其中的几个典型案例。
活力28洗衣粉事件堪称业界的典范。一次意外的直播间标价失误,将5公斤装的洗衣粉从原价39.9元误标为29.9元,差价高达每单十元,累计涉及订单数量高达二十三万单,总金额超过两百万。品牌方并未选择逃避,而是迅速采取行动,承诺全额退还差价。这一诚信之举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更在公众面前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即使在经营困难的时期,活力28依然坚守信誉,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赢得了消费者的支持。
相对于活力28的“退款策略”,洁柔纸巾事件则展现了另一种处理方式。洁柔直播间的一次失误,将纸巾的价格从56.9元一箱误标为十元六箱,引发消费者的超低价抢购热潮,订单数量高达四万单,损失超过千万。面对如此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果断决定按照订单发货。尽管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洁柔选择承担损失并坚持发货,体现了其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和维护品牌信誉的决心。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如此处理危机。石头科技因系统漏洞导致的扫地机器人低价订单事件便引发了一场争议。石头科技取消了低价订单,仅向消费者提供500元平台红包作为补偿,这一做法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这也反映出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企业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做出更为周全的决策。
二、企业应对方式的对比与
面对价格标签失误引发的危机事件,企业有三种主要的处理方式:主动退款型、履约发货型和争议型。活力28选择主动退款以维护商誉;洁柔则选择承担损失正常发货;而石头科技因取消扫地机器人低价订单引发争议。这些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了企业在面对危机时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法律与商业的交融启示
从法律角度看,《民法典》规定重大误解可撤销合同,但具体判定需由法院认定。《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案将“直播间虚假比价”列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为企业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法律指导。从商业角度看,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包容度较高,企业应以诚信为本处理危机事件,将危机转化为口碑机遇。这些案例不仅揭示了价格管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国货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特殊情感价值。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在商业损失与品牌信誉之间找到平衡点,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