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房价进入下降通道
天津房地产市场的新旧分化态势
一、新房市场的逆势上涨
近期,天津新房市场呈现逆势上涨的态势。在价格方面,2025年4月,天津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4%,与杭州并列全国涨幅第三。这一上涨趋势在年初就已显现,1月和3月的涨幅均为0.3%。部分改善型房地产项目通过“加量不加价”的策略,提升了项目的产品力,进而吸引了更多的置换需求。
这一上涨趋势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撑。2025年,天津降低商业贷款首付至1.5成,公积金利率降至2.85%,针对多孩家庭更是最高可贷120万,契税优惠至1%-2%,这些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新房的交易量。
二、二手房市场的调整
与新房市场的火热相比,二手房市场则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在价格方面,二手房持续呈现下行趋势。2025年4月,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2%,与新房市场形成鲜明反差。在区域上,和平区学区房的年内跌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06%,南开区的部分房源较2024年甚至降价了23%。更为严峻的是,新房与二手房价差从25%扩大至66%,加剧了替代效应。
在供需关系上,当前二手房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2025年2月,二手房挂牌量高达19.4万套。南开区等区域更是出现了“降价抛售”的现象,部分房主甚至降价50万仍难以成交。虽然5月二手房成交量占比超过70%,但均价同比下跌了12.6%,市场形势十分严峻。
三、区域分化显著
天津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分化特征。核心区如和平区,房价较峰值下跌了30%,而河西、南开学区房则因入学政策的调整(需持有满3年)而面临价值重估。与此远郊区域如宁河区,房价跌幅更为显著,达到了31%。虽然滨海新区成交量占比较大(21%),但价格较峰值也回落了13%。
四、长期影响因素
人口结构和经济转型是长期影响天津房地产市场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人口结构方面,天津的户籍率高达86%,但常住人口仅1364万,部分教育强区存在“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的倒挂现象。在经济转型方面,天津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都市的转型,部分观点认为天津“工资低、房价高”的特征制约了市场活力。2023年人口首次止跌回升(+1万人)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量。
天津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新旧分化态势。在新房市场,受益于政策倾斜保持韧性;而在二手房市场,则因供应过剩进入买方市场。这种分化态势在短期内或将持续,而长期则取决于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转型的进展。